呵护新生 为爱前行——NICU里的“临时妈妈”
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承担着守护新生命的重要职责。这里有一群义无反顾选择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她们肩负起“临时妈妈”的职责,用爱心和专业呵护每一个早到的天使。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新生儿科”。这群“临时妈妈”喜欢孩子,仿佛这是人类灵魂深处的本性。她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新生儿科,肩负起守护新生命的重任。
“小石头”是一个仅24周就降生的早产儿,体重仅800余克,身高仅巴掌大小,皮肤半透明状,血管分明可见,小脚跟成人的拇指一样大。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小石头必须依靠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导管在其小小的气道里只能有几厘米深,稍一动就可能脱离,导致窒息。
为此,新生儿科早产儿救治团队成立了专项管理小组,成为了小石头的“临时爸爸妈妈”,24小时无微不至地关怀、治疗着他。即使希望再渺茫,也要与死神搏斗,帮助小石头一点点克服困难。她们清晰地记得小石头的每一次成长瞬间: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吸吮、第一次接受初乳口腔涂抹、第一次离开暖箱、第一次沐浴等。
第1天,小石头闯过了十余次呼吸关;第3天,闯过了第一次喂奶关;第7天,闯过了第1次抗菌关。为了给小石头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减少药物刺激并保护其脆弱的血管,护士长妈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穿刺。第25天,小石头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妈妈,感应到妈妈的到来,小石头露出了微笑。"这么小,石头,能听见我说话吗?"见到儿子笑,妈妈轻声说,"石头,妈妈来看你了。"小石头感应到妈妈,挥手致意。首次相见,过往孕育的艰辛瞬间化为满心甜蜜。第30天,小石头成功度过多次呼吸关,体重达1500克,并学会自行吃奶。护士们常常充当”临时妈妈“,将他抱在胸前,进行袋鼠护理。
在70多天的日子里,小石头一共战胜了呼吸衰竭、双侧脑室内出血、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等10种疾病。终于,他努力地睁开小小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这个无数人为了他拼尽全力的世界。
一岁时,“护佑到家”新生儿科上门护理团队特别来看望小石头。看着他纯真的笑脸和稳健的步伐,阿姨们充满了成就感。
NICU的“临时妈妈们”用爱呵护了小石头70多天,让他茁壮成长,最终回到了爸爸妈妈的怀抱。“呵护新生,为爱前行”一直是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所有护理人员的使命,她们希望每一个早到的天使都能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