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突破我院低龄、低体重先心手术
近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中心为一名体重仅有4.1kg的超大室间隔缺损患儿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再次刷新我院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体重最轻、年龄最小的记录。
刚满2个月的小然然(化名)被送到我院儿童心脏病中心病房的时候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全身可见花斑纹。接诊小然然的季雪红主任意识到小然然病情危重,不假思索,争分夺秒经绿色通道将小然然护送到儿童重症监护室病房,儿童重症监护室接力为生命保驾护航,两个科室通力合作,高质量的抢救、无缝隙的对接,医护团队的紧密合作,实施了最有效的救治,诠释着医护战士“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使命。
奔跑,
救援,
医务人员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在为生命保驾护航。
随着时间推移,小然然的症状日益加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儿童心脏病中心主任熊卫平会诊后,发现小然然室间隔缺损大小约8mm,房间隔缺损大小约3mm,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重度肺动脉高压,重症肺炎,这一连串的诊断意味着小然然若不行手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小然然心脏只有孩子拳头大小,这限制了手术操作的视野和空间,加上组织较成人更柔软,手术难度也变得极大、风险极高。种种困难摆在眼前,每一项都考验着术者的技术,对精细化的要求盛高。他的年龄和体重对体外循环师也是一种极度挑战。
手术刻不容缓,
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是责任,是担当!
王献民副院长牵头组织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学科精心讨论,精密策划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为这个稚嫩的生命打最艰难的一仗。
这一场硬仗,在儿童心脏病中心主任熊卫平主刀下,在体外循环师、麻醉师、手术室等多科精兵强将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过硬的实力攻关克难,精细操作。当看到手术后这颗小心脏再次跳动起来的时候,如释重负,大家悬着的这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儿童心脏病中心熊卫平主任和他的团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患儿手术
术后,小然然通过快速通道送入儿童重症监护室病房,在胡宇航、熊霞霞两位主任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实现了患儿快速拔管,整个过程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住院费用大大降低。11月5日,小然然顺利出院了。
小然然出院时与医务人员依依不舍的合影
此次手术再次刷新了我院体外循环下先心病手术体重最轻、年龄最小的记录,也见证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心脏病中心团队脚踏实地,敢拼敢闯,挑战医学极限的又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