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10月30日抽动障碍关爱日“义诊活动预告
家长们,您家的孩子有没有出现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耸鼻子的动作?是不是一开始以为孩子患上结膜炎或鼻炎了,结果治疗后却不见好转?
或者,发现孩子总是重复一些晃头、抖肩、扭脖子的小动作,还以为孩子故意调皮捣蛋?
其实,这可能是抽动障碍的表现。
抽动障碍是什么?
抽动障碍也叫抽动症,是儿童及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 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
抽动障碍的分类:
运动抽动:
1. 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鼻、噘嘴、歪嘴、点头、仰头、耸肩、挺胸、收腹等
2. 复杂运动性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 如挤眉弄眼、扮鬼脸、甩手、拍手、挥舞上臂、四肢甩动等
发声抽动:
1. 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
2. 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
所有形式的抽动都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抽动障碍的危害:
抽动障碍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对于其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生活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心理损伤:
抽动障碍的患儿会因为频繁的抽动造成心理负担大,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从而引发其他情绪及行为障碍。
身体损伤:
严重的运动抽动甚至会导致颈部肌痛,颈椎间盘突出,甚至骨折。
共患病:
大于50%抽动障碍患者发生共患病,会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影响生活质量。
抽动障碍是危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大部分抽动障碍经过治疗,总体预后良好,所以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可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精神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卢青,孙丹,刘智胜,中国抽动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09) : 647-647
(图片均来自网络)
义诊活动
10月28日——10月30日三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将开展儿童抽动障碍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
10月28日——10月30日 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 (三天) 8:00—11:30
义诊地址: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晋阳院区(成都市武侯区沙堰西二街290号)五号楼10楼儿童保健科门诊
义诊内容及流程:
1.义诊当日限5个免挂号名额,可免费评估患儿抽动障碍病情;免费提供儿童抽动障碍健康咨询;如有检查,费用按照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标准执行;
2.有需求的家长可提前进行扫码报名,义诊当天到五号楼10楼儿童保健科导诊台登记,由护士分诊到医生诊室就诊;
3.温馨提示:以往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的儿童,可以带齐病例、评估报道等资料就诊。
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