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别让你的宝子变“包子”,省妇幼临床药师教你无“包”度夏

发布时间:2023-07-14 14:55:34 本文来源: 临床药学科 供稿: 谌介秀

一到夏天,蚊子又嗡嗡嗡地出来搞事了!

是谁,无论身边有多少人总能成为蚊子的“宠儿”?

是谁,被亲昵地叫“宝子”,却被迫天天当“包子”?

电蚊香、驱蚊液,还是海淘花露水,哪个才是安全又有效?

别急,临床药师驱蚊有妙招,保你无“包”度夏。

   一、蚊子偏爱哪些人?

有一种江湖传言,蚊子喜欢叮O型和B型血的人。还有说法认为蚊子喜欢吸食甜的血。然而,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蚊子对血型和血液味道有特殊的偏好。

但蚊子能在茫茫人海中选中你,确实有“味道”的因素。研究显示,人体汗液中的丙酮、乳酸、辛烯醇等化学物质,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甚至身体散发的热量都是向蚊子发出的“开饭”信号。其中,蚊子最依赖的线索是二氧化碳,在距离较远时,蚊子可通过身体上的感受器辨别二氧化碳气流方向,从而锁定目标。因此,代谢快、易出汗、体温高的人群更受蚊子青睐,如孕妇和小孩。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蚊子其实也是“颜控”,它们喜欢暗色物体,如红色、橘色、黑色或蓝绿色,而浅色被视为危险。当靠近目标时,他们通过视觉分辨颜色,从而成功找到“开饭”对象。所以,懂得都懂,去蚊子多的地方时别穿深色衣服。

二、驱蚊水和蚊香液到底选哪款才能安全保护我的宝?

目前经过科学验证的、比较有效的驱蚊成分为避蚊胺、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也是目前市售驱蚊液、驱蚊喷雾的主要成分,可安全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和儿童,多用于皮肤,主要通过干扰蚊子的嗅觉(感受器)使其迷路找不到“干饭”目标。其浓度与驱蚊效力无关,而与作用时长有关,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持久。

除了驱蚊液外,还有可用于环境灭蚊的蚊香类产品和杀虫气雾剂,其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包括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等,主要通过麻痹蚊子的神经系统,使其瘫痪而致死。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低浓度时只能让蚊子迷晕,高浓度才能杀死蚊子,所以,如果半夜关掉蚊香,可能凌晨四五点叫醒你的不是梦想,而是那只清醒过来的蚊子。

常用驱蚊成分适用范围推荐

成分

常用浓度

有效时长

产品类型

禁忌使用人群

避蚊胺

10%-35%

2-6小时

驱蚊喷雾、驱蚊乳液

2月龄以下儿童禁用

派卡瑞丁

5%-20%

3-12小时

驱蚊喷雾

2月龄以下儿童禁用

柠檬桉叶油

10%-30%

2-6小时

驱蚊喷雾、驱蚊乳液

3岁以下儿童禁用

拟除虫菊酯

0.08%-3%

依使用时间而定

蚊香片/盘、蚊香液、灭蚊喷雾

有宠物家庭慎用。蚊香盘使用时需注意明火风险,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者慎用。

注意:避蚊胺、派卡瑞丁、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归为农药类管理,商品标识往往带有“微毒”字样。但别担心,中毒剂量远低于日常使用剂量,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你的宝子造成影响。尽管市面上有很多产品标识为“儿童或孕妇适用”,购买时仍建议选择标示有有效成分和浓度的品类,有宝宝的家庭建议首选同类型中浓度较低的品种。

给宝宝使用驱蚊水或喷雾时,应避开眼、耳、口、鼻、手和伤口,防止意外经口摄入;涂抹时,建议先喷涂于大人手上,再涂抹于宝宝外露的身体部位。

除了上述被官方推荐的驱蚊成分外,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风油精、清凉油和花露水,他们含有薄荷脑、樟脑,使用较多时有神经毒性,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使用。另外,宣称仅含有植物天然成分的驱蚊贴或驱蚊手环,因作用范围有限,且受流动空气的影响,其驱蚊的效力和持久性往往不足。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推荐物理防蚊方式,包括使用蚊帐、长衣长裤,在家安装纱门纱窗,做到定期清理屋内积水和卫生死角,勤换水生植物用水,外出时远离草坪、水池等蚊子较多的地方。

三、被蚊子叮咬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蚊子在吸食血液时会向人体输入甲酸等化学物质,被蚊子叮咬后身体会释放组胺来对抗这些外来物质,这也是被蚊子叮咬后奇痒无比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在蚊子包上画“十”字,或者情急之下使上奶奶祖传的“唾液涂抹”大法,但这些方式除了留下破溃的皮肤、恶心的腥臭味外,并不能有效缓解瘙痒。

正确的做法是,在刚被咬时,如有冲洗条件,可以立即使用肥皂在被咬部位反复搓洗,利用碱性的皂液中和蚊子分泌的甲酸,从而止痒。如果发现时已经肿起了大包,可以使用冰敷,每2-3小时一次,一次20分钟,也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2岁以上儿童还可以选用薄荷膏。如果肿胀明显,上述方法止痒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乳膏涂抹,如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或地奈德等。但伴有水泡、皮肤破溃时不能使用激素乳膏,应避免抓挠,可局部涂抹红霉素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皮肤感染。对于有过敏体质,对蚊子叮咬后全身过敏反应明显(全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喘息、呕吐、低血压、意识丧失等)的人群,可在外出前或刚被咬时预防性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

最后,家人们暑假出游,除了防晒,科学防蚊一样重要。一定要选对驱蚊产品,避免蚊子闻味而至,找你“开饭”哦。

参考文献:

1.Prevent Mosquito Bites.https://www.cdc.gov/mosquitoes/mosquito-bites/prevent-mosquito-bites.html

2.Choosing an Insect Repellent for Your Child.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play/Pages/Insect-Repellents.aspx

3. Diego ASA, et al. The olfactory gating of visual preferences to human skin and visible spectra in mosquitoes [J]. Nat Commun.2022;13(1):555.

4. Uptodate: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