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强化免疫日——聊聊免疫力那些事
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什么是世界强化免疫日?它的由来是什么?“强化免疫”对我们的身体又有什么重要影响?接下来就带大家逐一揭晓答案。
这个日子的由来
为消灭脊髓灰质炎,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每年的12月15日为“世界强化免疫日”。不过随着脊髓灰质炎被逐渐控制,现在这一节日则更多是为了呼吁公众重视疾病预防,树立疫苗接种意识。
疫苗接种很重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疫苗可供人们接种。今天,那些曾经肆虐的瘟神都被关进了笼子,变得温顺了许多。但是,它们绝对不会束手就缚,一有机会,又会卷土重来,所以疫苗接种十分重要。关于儿童疫苗接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接种疫苗之后还会得相应的传染病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yh533388银河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yh533388银河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疫苗去除了致病的特性,但保留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特性,但其保护作用也不是100%。极少部分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可能造成接种失败,没有产生免疫力;另外尚有一些儿童在接种疫苗成功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逐年下降甚至消失,造成免疫力低下,当感染病原体后,还是可能患病的。
为什么现在孩子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越来越多?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实际上现在疫苗接种种类越来越多对孩子是福音,因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控制相应的传染病。每一种疫苗上市之后,国家都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从研发、生产,一直到配送、使用,都有严格要求,所以不会增加疫苗本身的风险,家长们放心接种就是。
宝宝打完针后有不良反应,该怎么分辨哪些可以在家观察,哪些需要去看医生?
绝大多数儿童接种疫苗之后没有不良反应,只有少数孩子会出现。宝宝如果24小时内出现38.5℃以下低烧,接种局部轻微红肿、疼痛,或伴有轻微烦躁、哭闹、呕吐、腹泻等情况,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一两天后就消失,不必过于担心。家长应给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方面推荐稀饭、面条、鸡蛋羹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去医院:宝宝体温38.5℃以上,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尤其是3个月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或者虽然体温38.5℃以下,但是精神状况差;宝宝排尿减少、严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虽然不一定是疫苗引起的,也可能会存在其他的情况,比如感冒或者其他感染。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分标准是什么?二类疫苗该怎么选?
一类疫苗是由政府免费提供接种的,其中最大类的是免疫规划疫苗,6岁以下儿童按照程序接种11种疫苗。
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选择的疫苗,虽然不是国家要求必须接种的,但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一类疫苗一样重要,尤其是很多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宝宝的威胁很大,比如水痘、HIB感染性疾病、流感、肺炎等,都是严重危害宝宝健康的常见疾病。家长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及经济实力,选择适合的二类疫苗进行接种。
什么是是免疫力?
接种疫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免疫力。那么免疫力到底是个什么“力”呢?
“孩子发烧感冒,医生说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总是皮肤过敏,一定是免疫力出问题惹的祸!”
“妈妈说多吃补品可以提高免疫力……”
生活中“免疫力”三个字无数次被我们提起,所谓“免疫力”,就是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有害物质,维持体内环境健康与平衡的防御能力。
免疫力低下什么样?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何时开始免疫力下降,以下几种表现,看看是否中招?
经常感到疲劳: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精力又可缓解,可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
容易反复感冒:感冒成了家常便饭,天气稍微变冷、变凉,来不及加衣服就打喷嚏,而且感冒后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治好;
伤口不易愈合:身体哪个部位不小心划伤后,几天之内伤口就会红肿,甚至流脓,正常人很快就可以好,而你却要拖许久;或者某个部位,比如臀部长个又痛又痒的小疖子,过几天头上又长了。
肠胃总是不适:在外面餐馆吃了一顿普通的饭,其他的人安然无恙,而你却上吐下泻。
如何增强免疫力
营养均衡
每天摄取主食三到六份、牛奶两杯、蛋鱼肉豆类大约四到五份、蔬菜至少三份(以深绿色蔬菜为佳)、水果两份、油脂二至三汤匙。
多喝水、多运动、多休息
多喝水: 成人每天必须摄取大约2000 -2500毫升的水分。 多运动: 每天至少做三十分钟的有氧运动 例如步行、游泳或骑脚踏车等。多休息: 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应当顺应人体的生理时钟。
少吃甜食、少油脂、少喝酒、戒烟
少吃甜食:甜食会影响到白细胞的制造与活动。少油脂:建议减少烹调用油量及高脂肪、高盐的摄取,尤其油炸的东西和肥肉尽量少吃。少喝酒:喝酒会严重减弱各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也会影响肝脏以及胰脏的机能。戒烟:吸烟时呼吸道黏膜得不到足够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心理健康
广泛的兴趣爱好 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哪些营养能增强免疫力
蛋白质
蛋白质是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如果摄入量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鱼、虾、肉、蛋、奶、大豆等都是优质的蛋白质。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细胞角化变性,容易受细菌侵入,增加呼吸道、肠道感染的风险。平时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芹菜、芒果、红薯等。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体内的抗氧化剂,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抗感染能力。主要来源包括植物油、坚果、豆类和谷类。
维生素C
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必需的维生素。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丰富的维生素C来源。
铁
缺铁会导致贫血,降低抗感染能力,婴幼儿、孕妇及乳母更易发生。要适当吃些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
锌
锌是人体内100余种酶的组成成分,尤其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是锌的良好来源。
硒
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补硒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动物性食物如肝、肾以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
划重点:怎样增强儿童免疫力
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增加婴儿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能够防止婴儿受到病毒的侵入和减少生病的机会。
抚触—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
抚触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并能增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
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他们的生活规律。孩子需要每天充足的睡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一会。多带宝宝去空气清新的户外,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免疫预防接种—积极主动应对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爸妈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饮食均衡—提升防御功能
孩子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肉、蛋、奶、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不要吃得过饱—避免脾胃负担过重
婴儿的内脏是非常的娇弱的,消化吸收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虽然生长发育对于营养物质需求迫切,但是肠胃运动、消化不足,吃的过饱,容易引起肠胃负担。
多喝白开水—保持黏膜湿润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上幼儿园、外出时让孩子背着水瓶,渴了随时喝。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不必过于干净—形成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虽然过分抗菌无益健康,但仍要培养孩子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及时补充锌元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锌是人体内很多重要酶的构成成分,对生命活动有催化作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与机体组织再生,并帮助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