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所爱的人间,爱而不“艾”尽欢颜
小美:问世间情为何物,其实我宁愿独处。
大明:爪子了?受情伤了?
小美:你晓得 ai zhi bing不?爱了就要得的病,怕了怕了。
大明:哈哈哈,原来是被它的名字“黑”倒了哦,其实它是艾滋病不是“爱致病”。
小美:那艾滋病是啥子病嘛?
大明: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 CD4
+T 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传播途径
小美:它是啷个传播的呢?
大明: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性传播疾病和使用毒品可增加感染HIV的风险,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yh533388银河具纹身、打耳洞、拔牙等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如何知道是否感染
小美:那是不是爱爱过都有被传染的风险?如何知道是否感染没呢?
大明:到正规的艾滋病检测机构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性伴感染状况不明的可以主动去做HIV检测的哦,另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应该考虑去做HIV检测:多性伴者、同性性接触者,共用注射器具的吸毒者及他们的性伴等;在HIV感染者较多的地区或血液安全没有保障的条件下接受过输血的人;HIV检测阳性的妇女所生的婴儿;配偶是HIV检测阳性者。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检测,可到各地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简称VCT)咨询,可提供保密、专业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
小美:检测结果阴性,就表示没有感染嘛。
大明:受检者没有感染HIV,检测结果会是阴性。但如果感染了HIV后处于窗口期内,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能检测出的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检测结果也会阴性哦。窗口期指的是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窗口期内的血液已有感染性。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因受到所感染毒株的特性、个体免疫功能、药物使用情况、其他病毒共感染或检测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窗口期“因人而异”。
如何预防
小美:艾滋病有没有疫苗呢,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大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问世。HIV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病毒复制产生子代的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发生高度改变,这个特点不仅是HIV在免疫和药物压力下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病毒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和疫苗研制的主要障碍。艾滋病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1)提倡安全性行为,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数等;(2)不共用针具、使用清洁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3)避免不必要地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4)对 HIV 感染孕产妇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避免母乳喂养、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等。
小美:爱爱对象高颜值身体棒,是不是就没得这些顾虑了?
大明:一个人是否感染了HIV是不能通过外表判断的,只有通过检测才晓得。激情可以冲昏了头脑,但别让欲望冲昏了身体,拒绝高危性行为,可以高呼爱你一万年,也要强调“正确戴套”一万遍。在不清楚对方HIV感染状况的情况下,一定坚持正确使用“小雨伞”哦。“小雨伞”一次失职,就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哦。
小美:那在发生高危行为后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补救一下?
大明:发生易感染艾滋病行为后,立即联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HIV暴露后预防(PEP),一般首次服药不超过暴露后的72小时(越早服药,效果越好)。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后悔药,PEP不能百分之百预防HIV的感染,并且阻断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发生“高危行为”,才是“最有效”的预防之法!
万一感染了怎么办
小美:万一感染了怎么办?
大明:万一不小心感染了就尽快去医院就诊,国家对艾滋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哦)、母婴阻断、生活救助等关怀服务。在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和防治规律后发现:艾滋病可防可控!策略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早检早治”。
小美:应检尽检,那看来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很重要哦,孕前检查要是检测出感染,那她不是就不能要孩子了?
大明:不幸感染HIV的女性若想要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可到医院咨询了解母婴阻断的相关注意事项,通过抗病毒治疗、安全助产、合理喂养等干预措施阻断艾滋病病毒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哺乳过程中将HIV传给胎儿、婴幼儿。一定要尽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才有助于成功阻断。
小美:以前对艾滋病一知半解的,闻之色变。知艾防艾,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自我防范,我也可以不必一直保持母胎solo的身份啦!
大明:爱你所爱的人间,爱而不艾尽欢颜!顺便告诉你一声: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就可以做HIV抗原抗体检测哦。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毒感染诊断》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我检测指导手册(第一版)》
图片来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