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窒息、溺水、交通意外……这些伤害请帮孩子远离!

发布时间:2025-01-26 10:22:31 本文来源: 儿童群体保健科 供稿: 叶玉娇

      8个月男孩坠床后颅内出血死亡、1岁男孩洗澡时在澡盆溺亡、2岁男孩吃圣女果窒息、3岁男孩从26楼坠落、1岁男孩在服务区被开水大面积烫伤后救治无效、4岁男孩坠入化粪池……以上让人细思恐极的场景并不是来源于电影《死神来了》,而是2024年真实发生在我省的儿童死亡案例。深挖背后的数据,我们会发现,意外伤害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的威胁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儿童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群体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每年约有90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车祸、高处坠落、运动性损伤及烧烫伤[1]。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超过20万,平均每天有540多个儿童意外死亡,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数量的1/3[2]。按导致死亡儿童数量排序,我省近年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从高到低依次为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意外跌落、其他意外、意外中毒。

图: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因词云


      寒假期间,恰逢春节来临,随着外出走亲访友、度假旅游等活动增多,儿童活动范围扩大,如伴随家长的安全意识不足、监管不到位,儿童面临意外伤害的风险急剧增高。结合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了不同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希望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意外窒息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面临的意外窒息风险来源有所不同。

      1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以内,不具备自主活动能力的小婴儿,意外窒息多与睡眠相关,最常见的机制是柔软物体或松软的床垫导致气道阻塞,其次为婴儿被卡在两个物体之间,导致口、鼻或胸部被压迫或阻塞,以及大人压住或靠在婴儿身上堵住了婴儿的气道。为防范此类意外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婴儿采取仰卧位睡姿。

  • 保障安全的睡眠环境:建议6个月内婴儿单独睡婴儿床,和父母同房间,靠近父母的床。使用坚固、平坦、非倾斜的婴儿床板,以降低窒息或被夹住/卡住的风险。让柔软的物品,如枕头、毛绒玩具、被子等远离婴儿睡眠区域,以降低窒息、被夹住/卡住/勒住的风险。

  • 鼓励婴儿在清醒时在俯卧位玩耍,但是须有大人在旁监护。

      1 岁左右婴儿气管细,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尚不成熟,好奇心强,喜欢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放进嘴里,1-3岁的孩子活动量增加,喜欢边玩边吃,异物卡喉、阻塞气道的风险也随之而来。为避免此类意外,需要做好以下防范:

  • 保障进餐环境安全。让孩子在餐椅上坐好,保持上半身直立进食,不边活动边吃东西,不在孩子进餐时谈笑、逗乐,不在孩子哭闹时强制喂食。

  • 不给1岁以下的婴儿提供高窒息风险的食物,如瓜子、花生米等不易咀嚼的坚果,完整的蓝莓、圣女果、葡萄等圆形光滑的水果,糖果、果冻等容易梗阻气道的零食。

  • 不要把小的物件、玩具等放置在婴幼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 婴幼儿照护人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能对气道梗阻的儿童进行针对性急救。

      二、溺水

      儿童溺水在农村地区高发,大多数为意外跌入湖泊、河流、溪流等自然水域,也有部分儿童是坠入游泳池、鱼塘、蓄水池、粪坑等人造水域。另外,在家庭蓄水容器中发生的溺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不慎跌入水桶、澡盆、水缸等。为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预防儿童溺水的首要措施是时刻有效看护。不要让年幼的孩子独自或结伴外出,尽量不带孩子去不安全的水边活动。当孩子在水中或者水周围时,家长都应专心看护,实行“触摸监管”,即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保障在危险发生时可以及时施救。

  • 在溺水高发地区加强环境治理,对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水体增加防护设施。

  • 避免在家庭中使用容器蓄水,用完水桶等容器后及时倒空并存放在孩子不能触及的地方。

  • 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于年长儿,可以教授游泳及自救技能。

    三、交通意外

    春节期间,随着宝宝们出行的增多,儿童交通意外的风险也将增高。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项:

  • 加强家长监护作用,幼儿走路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周围路况拉住孩子的手不放松。做到伸手可及,专心看管。

  • 乘坐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头盔;乘坐汽车坐后座,并正确佩戴安全带,不将身体探出窗外;12岁以下儿童乘车建议使用安全座椅,且不坐副驾驶。

  • 不搭乘超载、违规运营车辆。

  • 培养孩子交通安全观念,遵守道路交通法规,靠右行走、穿越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随意穿越护栏。

    四、意外跌落

    意外跌落包括从床上、椅子上等家具上坠楼,从运动场设施上跌落、从楼梯或台阶上跌倒、从房屋或建筑结构上跌落或跌出等,因此预防意外跌落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保障家庭和公共空间安全。家长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 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高处的危险,避免孩子在阳台、窗户附近玩耍或逗留。

  • 安装防护设施。在阳台、窗户安装符合标准的防护栏,确保栏杆高度不低于1.1米,间隔小于8-10厘米。确保所有窗户都安装有窗锁或安全锁,防止孩子轻易打开。

  • 移除危险物品。不要在阳台或窗户附近放置沙发、床、桌椅等可能攀爬的物品。

  • 确保地面干燥,在卫生间、厨房等容易有水渍的地方放置防滑垫。保证充足的照明,在楼梯间、走廊、卧室安装足够的灯具,以及时清理杂物,避免被绊倒。


    除上述主要意外风险防控以外,还需注意家庭用火、用电安全,预防烫伤、中毒、动物咬伤等。总之,安全无小事,父母是儿童健康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预防意外伤害、刻不容缓,让我们一起携手加强安全防范和看护,预防和规避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孩子拥有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Peden M,Oyegbite K,Ozanne-Smith J, et al. World Report onChild Injury Preven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EB/OL].[2014-09-28 ].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08/9789241563574eng.pdf? ua=1.

    [2]我国每年超20万儿童意外死亡,人民日报,2015-11-30(12).

    [3]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Child 6th.AAP.

    [4]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儿童安全手册》.http:/s10/mw690/001JgBlHzy6KswXEvmV79&690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