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医患安全。2025年3月24日16:00 在急诊医学中心(发热门诊)、检验医学中心、放射医学中心等相关区域,成功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不明原因肺炎的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以“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强化协作、持续提升”为目标,全流程模拟突发疫情,多部门协作实战检验处置流程,切实提升“四早”能力,筑牢院感防控屏障。
本次演练模拟一名11岁儿童患者因“发热、咳嗽3天”到急诊就诊,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经验抗菌药物治疗3天,患儿病情进行性加重,常见病原学检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均为阴性,符合“不明原因肺炎”诊断标准。演练涵盖病例发现与报告、隔离处置、专家会诊、流调追踪、患者转运及终末消毒等六大环节,涉及院感、医务、护理、信息、后勤、急诊、儿童呼吸科、检验、放射和药学等部门和科室,3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
快速响应,闭环管理
急诊分诊护士发现患者体温达39℃,首诊医生结合患儿病情考虑疑似不明原因肺炎,迅速启动检查并上报可疑病例。医院感染管理部(公共卫生部)接报后10分钟内抵达现场,联合专家组判定风险,并上报分管院长王献民启动应急预案。患者被转移至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就诊区域同步完成环境消杀,实现“发现即隔离、隔离即管控”。

精准研判,科学决策
医务部组织儿童呼吸科、放射科、检验科和临床药师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结合实验室检测与影像学结果,排除已知病原体感染,判定为不明原因肺炎。公共卫生专员立即完成传染病网络直报并同步联系属地疾控部门,展现高效信息联动能力。

流调溯源,排查风险
护理部、信息化部联合科室完成对疑似患者在院期间接触人员信息资料的收集。医院感染管理部(公共卫生部)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评估,完善密接接触人员无防护人员信息资料的整理,确保院内疫情防控安全。
无缝衔接,安全转运
模拟疾控中心检测确认患者为新发“X病毒”感染后,医院严格遵循规范流程,通过专用通道及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公共卫生中心。后勤保障部安排保洁人员同步完成密接人员信息追踪及区域终末消毒,确保“零传播风险”。

演练结束后,医院立即召开总结评估会。本次演练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多部门协作效能,但也暴露出个别环节响应延迟、防护细节待优化等问题。下一步将针对薄弱环节开展整改,并完善信息化流调支持系统,确保应急处置“快、准、稳”,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