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牵挂,我们来守护
这里,有最娇弱的生命,也有最坚强的守护
这里,近百名医护人员用爱和责任救治着一个个小小的生命
这里,是四川省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和教学、科研中心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的“临时妈妈”
病房里,90后护士孔阳正在给一个早产宝宝换尿不湿,小家伙儿时而瞪大了一双眼睛看这看那,时而咧开嘴对着阳阳笑起来……
由于新生儿病情的特殊性,新生儿科无法设立家长陪护,因此,病房内的护理人员就当起了这群小天使的“临时妈妈”。她们不分昼夜,不辞劳苦,穿梭在病房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晨光漫天,还是晚霞遍地;无论是寒暑,还是阴晴,白衣天使们始终都把悉心守候这些折翼的天使当做自己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去守护家长们的牵挂。
“我的小宝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快快长大……”“我来上班了,看看你今天吃了多少,你怎么还有点咳嗽呀。”“宝宝乖,姐姐给你打针了,一点也不疼。”面对不会说话的宝宝,“临时妈妈们”每天除了要完成定时巡视、记录、监测生命体征、打针、喂奶、拍背、翻身、换尿片、洗澡、擦身、穿襁褓等一系列护理yh533388银河作外,还要随时做好跟疾病战斗的准备。这其中的一点一滴,无一不透露出“临时妈妈”对宝宝的爱。
在新生儿科病房里,一个个保温箱里装着刚出生不久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旁边则是一些检测监护和治疗抢救的设备。在这些“温室”里,患儿们有的正在安静睡着,有的则睁大眼睛在“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在这个空间里,他们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哭声都会引起护士们的关注,而我们的护士妈妈们也用温柔守护着每个宝宝的健康。
共同闯关陪着“小不点”一起长大
新生儿科是一个充满“凶险”的地方,住进新生儿科的宝宝很多都是“迫不及待”来到世界的“早产儿”,也有出现黄疸的“小黄人”,还有各种感染重疾的“小病人”。宝宝们的病情变化很快,也很脆弱,即使病情好转,也不能懈怠,需要靠医生和护士丰富临床经验及专业知识去评估、治疗、护理,甚至抢救。只有万分照料才能换来宝宝们的健康和家长的安心。
“我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宝宝,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这是新生儿科护士长何敏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所有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
早产儿、气促、呻吟这一系列征象都指向一种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于是,新生儿病区在给予患儿监护、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同时,赶紧完善给宝宝的胸片检查,结果也证实了医生的猜想:患儿双肺透亮度减低,结合临床症状,考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月1日,新生儿病房接到产科电话,被告知有一个28周的早产儿即将行剖宫产,而产妇胎心监护有异常,事态紧急,当班医生火速赶到手术室护台,随时监控新生儿情况。快速完成剖宫产后,新生儿科医生发现刚出生的宝宝肤色欠红润,哭声微弱,且随后就出现明显的气促、呻吟,口周发绀,有缺氧情况,医护立即予以初步复苏、吸痰、气囊加压给氧,但新生儿仍有气促、呻吟,情况十分危急,医师当机立断,把宝宝送入新生儿病房开展进一步抢救。
医护团队们立即为宝宝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每天除了完成相关的治疗外,护士们每两个小时给温箱进行加湿,喷保护膜,用无菌温水清洁皮肤,换着法子给宝宝按摩小肚子、尝试各种通便方法,各种变化体位让小宝宝休息……医护相互配合,想尽一切办法,一关一关地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最终,在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宝贝闯过了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顺利康复出院。
“临时妈妈”们说,每一个早产的宝宝都是提前来到人世间的天使,他们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希望,也牵动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他们对生的渴望也要求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新生儿科护理团队是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充满多元护理文化,富有生机与正能量的队伍。病房护理技术力量雄厚,专业人才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护理特色。团队实现了早产儿口腔初乳免疫治疗、袋鼠护理、早产儿延续护理门诊等全生命周期的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的照护。“临时妈妈”们虽然辛苦,但却深知每一个生命相托的重大责任,用爱呵护着每一个新生儿,用心聆听每个宝宝的心声!